“沿黃一路牛犇 用影像講好黃河故事”大型采訪活動系列報道之六:聞名天下的拉卜楞寺
- 閱讀次數:697次
- 發布日期:2021-10-15
10月12日,“沿黃一路牛犇采訪團”早晨7點45分從麥積山王家大院出發,沿途經過古代絲綢之路的商旅重鎮~甘谷縣和渭河源頭~渭源縣。洛河、渭河同為黃河的主要支流孕育了華夏文明,隊員們路過此地時便肅然起敬。

下午4時40分,采訪團風塵仆仆行駛6小時40分,行程近486公里抵達藏佛教圣地拉卜楞寺,安頓一番各自按照分工分別開始了緊張的工作。

傍晚時分,紅彤彤的夕陽層林盡染把拉卜楞寺照耀的金碧輝煌、大放光彩,采風團成員迅速拿起相機、手機取景拍攝,用影像留住拉卜楞寺的精美瞬間。
拉卜楞寺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縣,是藏語“拉章”的變音,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,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,被世界譽為“世界藏學府”。拉卜楞寺坐北朝南,背靠青山南臨大夏河,它是黃河一級支流。古名漓水,藏語稱“桑曲”,源于甘南高原甘、青交界的大不勒赫卡南北麓。整個建筑群布局緊密,轉經長廊環繞著寺院,金碧輝煌的佛殿看上去非常雄偉壯觀。拉卜楞寺建于1709年,1961年被公布為甘肅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的最高學府,類似于哈佛大學。寺院占地很大,殿宇、經院、佛塔,以及僧侶們的宿舍與整座寺廟融為一體。對外開放的經院不多,拉卜楞寺有六大學院,講授藏傳佛教的經典和藏醫藥的知識,可以授予的最高學位相當于博士,很多喇嘛終其一生在此學習鉆研。

在甘南,川西,甚至在整個安多語系和康巴語系的藏區的藏族家庭來講,如果孩子能進入拉卜楞寺,那是一種榮耀。因為在他們心中,拉卜楞寺的神圣和高雅是無可比擬的。藏區的人們常常說:能在拉卜楞寺學修佛法真的是很有福報的。

拉卜楞寺的美不僅是金碧輝煌的佛殿,氣勢非凡的佛像,香煙繚繞的煨桑爐,五顏六色的彩幡,鱗次櫛比的崇樓廣宇,更在于他內在的悠遠的歷史,宗教的魅力。透過濃濃的煨桑煙,久燃不滅的酥油燈,輪回不停的轉經筒,磕長頭不止的信徒上,感受到這種生生不息的信仰魅力。

拉卜楞寺有世界上最長的轉經長廊,全長3.5公里,由2000多個大大小小的轉經筒組成,沿著長廊徒步走完一圈需要1個多小時。經筒需要用手轉動,每轉一圈就相當于念頌經文一次,每天清晨和傍晚,藏民們都會沿著長廊,順時針推動經筒轉動,不停轉動的經筒代表著無盡的念頌,無盡的虔誠。